设为首页  用户登录
您现在的位置: 吉安县公安局 >> 首页 > 执法办案公开 > 执法依据 > 法律 > 正文 >> 正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二)
作者:[变量]    文章来源:    点击数:  nbsp;   更新时 间:2018-12-0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二)

 

 

第四节个体工商户和农村承包经营户

 

第五十四条自然人从事工商业经营,经依法登记,为个体工商户。个体工商户可以起字号。

 

第五十五条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依法取得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从事家庭承包经营的,为农村承包经营户。

 

第五十六条个体工商户的债务,个人经营的,以个人财产承担;家庭经营的,以家庭财产承担;无法区分的,以家庭财产承担。

 

农村承包经营户的债务,以从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的农户财产承担;事实上由农户部分成员经营的,以该部分成员的财产承担。

 

第三章法人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五十七条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第五十八条法人应当依法成立。

 

法人应当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住所、财产或者经费。法人成立的具体条件和程序,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设立法人,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须经有关机关批准的,依照其规定。

 

第五十九条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从法人成立时产生,到法人终止时消灭。

 

第六十条法人以其全部财产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第六十一条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规定,代表法人从事民事活动的负责人,为法人的法定代表人。

 

法定代表人以法人名义从事的民事活动,其法律后果由法人承受。

 

法人章程或者法人权力机构对法定代表人代表权的限制,不得对抗善意相对人。

 

第六十二条法定代表人因执行职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法人承担民事责任。

 

法人承担民事责任后,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规定,可以向有过错的法定代表人追偿。

 

第六十三条法人以其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为住所。依法需要办理法人登记的,应当将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登记为住所。

 

第六十四条法人存续期间登记事项发生变化的,应当依法向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

 

第六十五条法人的实际情况与登记的事项不一致的,不得对抗善意相对人。

 

第六十六条登记机关应当依法及时公示法人登记的有关信息。

 

第六十七条法人合并的,其权利和义务由合并后的法人享有和承担。

 

法人分立的,其权利和义务由分立后的法人享有连带债权,承担连带债务,但是债权人和债务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第六十八条有下列原因之一并依法完成清算、注销登记的,法人终止:

 

(一)法人解散;

 

(二)法人被宣告破产;

 

(三)法律规定的其他原因。

 

法人终止,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须经有关机关批准的,依照其规定。

 

第六十九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法人解散:

 

(一)法人章程规定的存续期间届满或者法人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

 

(二)法人的权力机构决议解散;

 

(三)因法人合并或者分立需要解散;

 

(四)法人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登记证书,被责令关闭或者被撤销;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七十条法人解散的,除合并或者分立的情形外,清算义务人应当及时组成清算组进行清算。

 

法人的董事、理事等执行机构或者决策机构的成员为清算义务人。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清算义务人未及时履行清算义务,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主管机关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指定有关人员组成清算组进行清算。

 

第七十一条法人的清算程序和清算组职权,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没有规定的,参照适用公司法的有关规定。

 

第七十二条清算期间法人存续,但是不得从事与清算无关的活动。

 

法人清算后的剩余财产,根据法人章程的规定或者法人权力机构的决议处理。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清算结束并完成法人注销登记时,法人终止;依法不需要办理法人登记的,清算结束时,法人终止。

 

第七十三条法人被宣告破产的,依法进行破产清算并完成法人注销登记时,法人终止。

 

第七十四条法人可以依法设立分支机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分支机构应当登记的,依照其规定。

 

分支机构以自己的名义从事民事活动,产生的民事责任由法人承担;也可以先以该分支机构管理的财产承担,不足以承担的,由法人承担。

 

第七十五条设立人为设立法人从事的民事活动,其法律后果由法人承受;法人未成立的,其法律后果由设立人承受,设立人为二人以上的,享有连带债权,承担连带债务。

 

设立人为设立法人以自己的名义从事民事活动产生的民事责任,第三人有权选择请求法人或者设立人承担。

 

第二节营利法人

 

第七十六条以取得利润并分配给股东等出资人为目的成立的法人,为营利法人。

 

营利法人包括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和其他企业法人等。

 

第七十七条营利法人经依法登记成立。

 

第七十八条依法设立的营利法人,由登记机关发给营利法人营业执照。营业执照签发日期为营利法人的成立日期。

 

第七十九条设立营利法人应当依法制定法人章程。

 

第八十条营利法人应当设权力机构。

 

权力机构行使修改法人章程,选举或者更换执行机构、监督机构成员,以及法人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

 

第八十一条营利法人应当设执行机构。

 

执行机构行使召集权力机构会议,决定法人的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决定法人内部管理机构的设置,以及法人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

 

执行机构为董事会或者执行董事的,董事长、执行董事或者经理按照法人章程的规定担任法定代表人;未设董事会或者执行董事的,法人章程规定的主要负责人为其执行机构和法定代表人。

 

第八十二条营利法人设监事会或者监事等监督机构的,监督机构依法行使检查法人财务,监督执行机构成员、高级管理人员执行法人职务的行为,以及法人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

 

第八十三条营利法人的出资人不得滥用出资人权利损害法人或者其他出资人的利益。滥用出资人权利给法人或者其他出资人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营利法人的出资人不得滥用法人独立地位和出资人有限责任损害法人的债权人利益。滥用法人独立地位和出资人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法人的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法人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第八十四条营利法人的控股出资人、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利用其关联关系损害法人的利益。利用关联关系给法人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八十五条营利法人的权力机构、执行机构作出决议的会议召集程序、表决方式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法人章程,或者决议内容违反法人章程的,营利法人的出资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该决议,但是营利法人依据该决议与善意相对人形成的民事法律关系不受影响。

 

第八十六条营利法人从事经营活动,应当遵守商业道德,维护交易安全,接受政府和社会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第三节非营利法人

 

第八十七条为公益目的或者其他非营利目的成立,不向出资人、设立人或者会员分配所取得利润的法人,为非营利法人。

 

非营利法人包括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等。

 

第八十八条具备法人条件,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提供公益服务设立的事业单位,经依法登记成立,取得事业单位法人资格;依法不需要办理法人登记的,从成立之日起,具有事业单位法人资格。

 

第八十九条事业单位法人设理事会的,除法律另有规定外,理事会为其决策机构。事业单位法人的法定代表人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或者法人章程的规定产生。

 

第九十条具备法人条件,基于会员共同意愿,为公益目的或者会员共同利益等非营利目的设立的社会团体,经依法登记成立,取得社会团体法人资格;依法不需要办理法人登记的,从成立之日起,具有社会团体法人资格。

 

第九十一条设立社会团体法人应当依法制定法人章程。

 

社会团体法人应当设会员大会或者会员代表大会等权力机构。

 

社会团体法人应当设理事会等执行机构。理事长或者会长等负责人按照法人章程的规定担任法定代表人。

 

第九十二条具备法人条件,为公益目的以捐助财产设立的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等,经依法登记成立,取得捐助法人资格。

 

依法设立的宗教活动场所,具备法人条件的,可以申请法人登记,取得捐助法人资格。法律、行政法规对宗教活动场所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九十三条设立捐助法人应当依法制定法人章程。

 

捐助法人应当设理事会、民主管理组织等决策机构,并设执行机构。理事长等负责人按照法人章程的规定担任法定代表人。

 

捐助法人应当设监事会等监督机构。

 

第九十四条捐助人有权向捐助法人查询捐助财产的使用、管理情况,并提出意见和建议,捐助法人应当及时、如实答复。

 

捐助法人的决策机构、执行机构或者法定代表人作出决定的程序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法人章程,或者决定内容违反法人章程的,捐助人等利害关系人或者主管机关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该决定,但是捐助法人依据该决定与善意相对人形成的民事法律关系不受影响。

 

第九十五条为公益目的成立的非营利法人终止时,不得向出资人、设立人或者会员分配剩余财产。剩余财产应当按照法人章程的规定或者权力机构的决议用于公益目的;无法按照法人章程的规定或者权力机构的决议处理的,由主管机关主持转给宗旨相同或者相近的法人,并向社会公告。

 

第四节特别法人

 

第九十六条本节规定的机关法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城镇农村的合作经济组织法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法人,为特别法人。

 

第九十七条有独立经费的机关和承担行政职能的法定机构从成立之日起,具有机关法人资格,可以从事为履行职能所需要的民事活动。

 

第九十八条机关法人被撤销的,法人终止,其民事权利和义务由继任的机关法人享有和承担;没有继任的机关法人的,由作出撤销决定的机关法人享有和承担。

 

第九十九条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依法取得法人资格。

 

法律、行政法规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一百条城镇农村的合作经济组织依法取得法人资格。

 

法律、行政法规对城镇农村的合作经济组织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一百零一条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具有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法人资格,可以从事为履行职能所需要的民事活动。

 

未设立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村民委员会可以依法代行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职能。

 

 

 

文章录入:法制大队    责任编辑:法制大队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管理 |
吉安县公安局版权所有,本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否则追究法律责任!赣ICP备12008235号
推荐使用1024×768分辨率 IE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