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基层攀穷亲 共话发展助脱贫
——副县长、公安局局长邓卡昕入住扶贫村工作侧记
走出机关大院,住进农家小屋,与结对“亲戚”共聊家长里短,与乡干部共话生产发展,与有关部门共商脱贫大记,带着真情与真心、关怀与暖意,干群距离变得更近,鱼水情变得更牢。
这两天,吉安县大冲乡大冲村的夜晚比往常热闹了不少,因为村里住进了一波来自吉安县公安局的挂点扶贫干部。
为进一步推进 “结对帮扶、精准扶贫”工作,吉安县创新扶贫帮扶工作体制,并于5月2日召开了全县脱贫攻坚整改暨美丽乡村建设动员会。根据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扶贫攻坚期间,全县各帮扶单位的干部深入开展了“认亲帮户”、“结对帮扶”等服务基层活动。其中,扶贫村挂点的县级干部要求在扶贫村每周入住一晚以上,帮扶工作组成员每周入住两晚以上,挂点“第一书记”则每周要在扶贫村进驻5天4夜,聚力做好脱贫攻坚工作。
“除了我们派出的驻村‘第一书记’,全县挂点帮扶的公安干部要带头住进村里。”在5月4日下午大冲乡召开的脱贫攻坚整改暨美丽乡村建设动员会上,邓卡昕副县长斩钉截铁地说道。同时,他还鼓励全体参与扶贫的干部们要坚定脱贫攻坚的信心和决心,进一步转变作风,坚决落实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沉到基层,打好脱贫攻坚战。
当晚,邓卡昕副县长便带领着县公安局扶贫工作组的6名干部住到了村里,还与当地乡、村干部及贫困村民促膝长谈,一同为脱贫致富探求良方。
“老陈,我又过来看您了,您的身体恢复的怎么样了,家里有什么困难,有什么发展意愿,可以和我说说。”“谢谢您的关心,能攀上您这样的好亲戚,我对生活的信心越来越足了。”在陈细新老人家中,邓县长刚一进门,陈细新老人就像见到了老朋友一样,乐呵呵地拉着邓县长聊起了家常。如今,在大冲村贫困户家中,总能听到这样关切的询问。
陈细新老人是邓卡昕副县长定点结对帮扶的对象,近两年来,在邓县长以及帮扶干部的悉心关怀和努力帮扶下,陈细新老人加入了农村合作社产业,不但树立了劳动致富的信心,而且家里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去年9月份,陈细新老人却因受到一次车祸的影响,导致身体多处受伤。邓县长得知后,第一时间赶到医院探望,不但主动协调了交通事故的处置及赔偿等工作,还主动联系村干部,帮助陈细新老人解决了农忙的后顾之忧,防止了其在交通事故中因伤致贫、因病返贫。
这样的“画面”在大冲乡数十名贫困家中频频出现,这只是吉安县公安局开展“认亲帮扶”活动的一个缩影。自全县“结对帮扶、精准扶贫”工作全面启动以来,吉安县公安局的挂点干部纷纷走出机关、深入基层,到对口联系点与贫困户手拉手“结对”,认成“亲戚”,住在贫困户家中与他们“面对面”拉家常、话生产、谈致富,详细了解他们的家庭、劳动、收入、经济、住房等情况及当前存在的困难,为他们发展生产、脱贫致富出点子、找思路。
习总书记说: “在扶贫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
作为人民警察,身为人民干部,拥有着人民群众授予的权力,如何将这个权力用之于民才是其最大价值的体现。在扶贫路上,我们应以党员和警察的身份,给自己立下军令状,以实际行动,坚决打赢这场扶贫攻坚战,让扶贫工作落地有声!
|